布袋戲資料庫
Advertisement
檔案:Glove puppetry9608.jpg

台灣傳統布袋戲的舞台表演,仍有一定觀眾

在台灣,早年許多從泉州流傳過來、保留一百多年沒被破壞的社會架構及傳統語言(閩南語)流傳,提供布袋戲一個良好的研究與展演環境,這是讓偶戲蓬勃香火延續了四、五代之久的主要原因。[1]

戰前時期[]

1750年代,大量閩南移民進入台灣,布袋戲也隨之傳入,其劇本以古書、演義小說等為主,被稱作古冊戲,口白較則文雅多,講求動作的細緻性,伴奏音樂以南管音樂、北管音樂為主。根據《台灣省通誌卷》學藝藝術篇,南管布袋戲是台灣最早的布袋戲。這一類型的布袋戲後來雖不再是主流,仍存在於尤其臺北地區的少數劇團中,如小西園亦宛然等。

1920年代,以武俠戲為主的布袋戲逐漸在民間發展,其與傳統布袋戲主要的不同在於劇情上,多採用初新著的武俠小說,例如《七俠五義》、《小五義》等。因其表現手法重視各種奇特劍招與武功的展現為主,故稱為劍俠布袋戲。而劍俠戲的代表人物為五州園黃海岱新興閣鍾任祥[2]

1930年代,台灣總督府推行皇民化運動,布袋戲也因為皇民化運動而有了改變,包括後場禁用中國傳統的北管鑼鼓、改用西樂,戲偶雜用中、日式戲服和戲偶,其劇目常為水戶黃門等日式劇本;戲偶多為日本服飾造型。演出則以日語演出。雖然此種皇民化布袋戲因語言文化的隔閡,不被台灣大眾接受,但其中的一些表現手法,影響了後來金光布袋戲的演出方式,包括音樂、布景等。[3]

金光布袋戲時期[]

檔案:CIMG2416.JPG

演出中的金光布袋戲

戰後的1950年代,金光戲開始在中南部各地的野台戲中開始發展。除了在劇情上仍延續劍俠戲時期的武俠內容外,也開始新創劇情及主角。另外,在戲劇之外的表現手法上,金光戲採用華麗的布景、金光閃閃的戲服,並以燈光或其他特效來增加武打的效果。

在音樂方面,不少劇團改以唱片播放的方式取代了傳統的後臺音樂。此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五州園第二代的黃俊雄和新興閣第五代的鍾任壁。黃俊雄的布袋戲,將戲偶大小由原本的一二最後加大到三三,並隨後布袋戲帶入電視界。鍾任壁在22歲時自組新興閣第二團,曾在嘉義市文化戲院等戲院首演,之後,內台戲於1970年代蔚為風氣。[4]

無線電視布袋戲時期[]

1960年代初期,電影戲院演出布袋戲相當普遍,野台金光布袋戲也仍是鄉村地區的重要娛樂之一。而讓台灣布袋戲受到歡迎的是無線電視的發展。1962年11月15日~1962年12月27日,當時台灣唯一的無線電視台-台灣電視公司播出李天祿亦宛然掌中劇團演出之三國志紀錄影片,這是布袋戲首度登上小螢幕。1965年4月,該公司亦邀請明虛實掌中戲班以「國語[5]配音的童話「水仙宮主」戲碼,正式演出第一齣的「電視布袋戲」。不過雖說李天祿開創電視布袋戲先河,但是一般認為,而真正讓布袋戲能進軍小螢幕的關鍵人物是將「金光戲」搬上電視的黃俊雄

早在1960年代初期,黃海岱漸漸交棒給其子黃俊卿黃俊雄。其中黃俊雄戲偶、聲光效果與音樂的創新,更讓他成為布袋戲內台戲的翹楚。1970年3月2日,黃俊雄率領的真五洲劇團將本來於戲院上映的內台戲雲洲大儒俠首度於台灣的無線電視台演出。因音樂新穎,口白典雅,加上劇情緊湊與聲光效果驚人,在爾後四年內連演583集。不但如此,還曾締造全台灣97%的電視超高收視率。1973年國民黨政府以「推行國語」的名義,開始要求布袋戲改為國語配音,[6]1974年6月16日,國民黨政府遂以「推行國語」及「妨害農工正常作息」為理由,禁止無線電視台播出雲州大儒俠與所有的電視布袋戲演出。

PiLiSuHuanJen

霹靂布袋戲主角:素還真

1974年之後數年,新聞局持續限制播出電視布袋戲。但在民意及商業需要下,國民黨政府從1981年開始,逐漸開放當時僅有三台的無線電視台的少量時段供布袋戲演出,不過仍嚴限同時只能有一家電視台播出,且要求以國語配音替代閩南語。然而由於語言因時代有諸多的演化變異,以國語吟誦布袋戲口白精髓的古詩詞時,平仄較為平板又音韻較不諧和,因此反而使得觀眾更流失。1980年代中期,真五洲園劇團的黃俊雄逐漸交棒給第三代的黃文擇黃強華黃文耀。其中,黃文擇跟黃強華在接續了父親黃俊雄雲洲大儒俠的系列以後,開創日後聲名大噪的霹靂布袋戲。惟1980年代起布袋戲雖可復播,但由於當時政府對演出內容的種種限制跟審查,造成大量戲迷與觀眾的流失,所以從1988年開始,各電視布袋戲的表演重心皆轉往錄影帶出租市場與內外台戲。

電視布袋戲時期,是現代布袋戲影響台灣最深的階段。不僅高達97%超高實質收視率一時造成社會話題,甚至連劇中的許多人物,至今仍影響台灣民眾的生活習慣。比方模仿布袋戲,而在現實中由真人扮演的孝女白瓊,現今仍是部分台灣民間道教喪禮中常見的科儀角色。又比方,若有政治人物在背後操縱事件,台灣輿論會說此人是藏鏡人。然而孝女白瓊與藏鏡人,都僅是當時電視布袋戲的角色之一。

影音媒體及獨立電視台時期[]

檔案:Cosplay01.jpg

台灣首先出現的Cosplay範疇:真人裝扮模仿布袋戲木偶

檔案:Cosplay02.jpg

布袋戲於21世紀的台灣仍相當盛行,瘋狂者甚至會定期聚會,研究布袋戲的一切。圖左為台灣女性戲迷模仿戲偶佛劍分說的服裝

1980年代後期,由於台灣政府大幅解除國外媒體限制,台灣傳統布袋戲發展漸漸受到台灣境外傳入的娛樂文化影響,外臺戲的野台戲戲團數量從全盛的千餘團萎縮到三百餘團,其中且多為非實際演出的掛名劇團。因為觀眾減少,就連有專屬後場之布袋戲團演出機會也銳減,營運上更多為赤字。雖然如此,但仍有些有心人以學校社團等形式經營,努力保存傳統布袋戲文化,其中李天祿與鍾任壁等傳統布袋戲藝師為此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新興閣鍾任壁甚至正式受邀至大學開課教授「布袋戲技藝」[7],首開台灣劇團之先例。

相較台灣傳統布袋戲劇團與觀眾大幅減少,電視布袋戲於1980年代獲得較大進展。1988年,在無線電視發展遇到瓶頸的黃文擇黃強華兩兄弟以美地塢廣播電視節目錄製有限公司為踏板,轉入錄影帶[8]租售市場,發行以出租為主的「霹靂」系列的布袋戲。該劇團在錄影帶戲劇製作上強化運鏡敘事技術與專業編劇的努力,讓該布袋戲劇集約有一百萬人次的固定租閱觀眾,佔台灣全台灣影音租售率10%[9]1990年代之後,數家布袋戲劇團也陸續仿效。[10]

1993年,霹靂亦成立首家以布袋戲播放為核心的獨立電視台「霹靂衛星電視台」。營運模式,是將下檔的租售用布袋戲錄影帶,於一段時間後,於該頻道播出。[11]除了將傳統布袋戲推向諸如光碟、有線電視媒體之外,台灣布袋戲也嘗試進軍大螢幕。[12]其中最負盛名為1997年製作的電影「聖石傳說」,該片不但於2000年之台灣最佳本地電影,也於隨後外銷美國日本

此階段的傳統布袋戲雖已沒落,但相對的,提昇製片水準與品質的電視布袋戲卻藉由錄影帶、VCD、DVD、有線電視等影音媒體,增加布袋戲的收視觀眾。2005年,台灣電視布袋戲整體產值已提升到4000萬美金以上,影音出租一百萬人次,「有線電視台收視戶更達350萬戶以上」[13]不僅此,各項衍伸自布袋戲的周邊商品或演出於台灣甚至成為一種熱潮,如同人誌販售會經常有的Cosplay活動,就會出現布袋戲人物,而這一熱潮目前也開始逐漸蔓延到大陸地區。

參考資料[]

  1. 荷蘭籍廈門大學研究生,Robin Ruizendall,2003年8月5日受訪訪談節錄。
  2. 黃海岱與鍾任祥分別出身於台灣中部雲林縣虎尾鎮西螺鎮一帶,並於1920年代流行於台灣中南部。兩人中,又以黃海岱最受矚目。而該融合了北管、南管、亂彈、正音、歌仔、潮調等戲曲音樂的戲種,其劇本口白也相當注重閩南漢語,並多以詩詞、經史、對聯、字猜組合為劇本架構。
  3. 這時期,台灣南部布袋戲界有所謂的五大柱及四大名藝人。「五大柱」分別是指一岱(黃海岱)、二祥(鍾任祥)、三仙(黃添泉)、四田(胡金柱)、五崇(盧崇義);「四大名藝人」則是一仙(黃添泉)、二崇(盧崇義)、三土員(李土員)、四全明(鄭全明)。
  4. 事實上,不只是嘉義的電影院演出過布袋戲。光是台灣北部與中部,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臺北芳明館戲院、艋舺戲院;大稻埕的大橋戲院;三重的天臺、天心、天閣與天南戲院;永和的溪洲戲院;中和的和聲、中和戲院;板橋的亞洲大戲院;基隆的基隆大戲院與台中市的樂舞台戲院等,就常常有布袋內臺戲的演出。但至1980年左右,這些內臺戲演出則僅剩高雄南興戲院、臺北佳樂戲院與華興戲院三家戲院。到了2000年代之後,內臺戲已在臺灣銷聲匿跡。(林茂賢教授,台灣民俗文化研究室)
  5. 即一般說的北京話普通話
  6. 中華民國文建會,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2004
  7.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於94學年度第二學期(2006)正式邀請新興閣掌中劇團團長鍾任壁擔任「布袋戲技藝(二)」之授課教師。
  8. 21世紀後改進為DVD
  9. 民生報,2004年4月29日報導,
  10. 這裡面有黃俊雄、黃立綱父子的金光布袋戲、黃文耀的天宇布袋戲、沈明正以歷史故事與暗諷政治時勢為主軸的好彩頭古書布袋戲、三國演義、西遊記等(衛星電視播放)與武俠天下布袋戲系列(DVD發售)、蕭建平的神魔布袋戲及陳漢忠以詼諧逗趣為主的阿忠藝合團。
  11. 詳細請閱「霹靂布袋戲」條目
  12. 早在1958年,由新五州團黃俊雄已自資拍攝布袋戲「西遊記」《實偉影業公司出品》。不過隨著1960年代台語電影沒落,熱潮並無延續。
  13. 中華民國文建會統計
此頁文字引用了維基百科條目 布袋戲。作者列表可見它的變更歷史
Advertisement